首页 最新公告 非遗动态 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人 非遗法规 非遗简介 机构概况
传统音乐 · 岭南古琴艺术
发布日期:2020/06/29 09:10:00来源:本站

概述

       古琴即七弦琴,在古代即称琴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,是最古老的、纯正的中国乐器之一。

       古琴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,以纯净、清越的音色追求清、微、淡、远的美学境界,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。2003年11月,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。在岭南地区,古琴文化随着南宋中原移民传入,其后数百年间,广东琴学昌盛,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“岭南琴派”。但自近代之后,岭南古琴一度命如悬丝。为抢救岭南古琴文化,1980年,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的支持下,杨新伦、莫尚德、谢导秀等共同倡导成立了广东古琴研究会,佛山古琴协会的梁球等古琴艺术演奏者,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古琴雅集,包括演奏和研讨,传授技艺,培养青年弟子,不遗余力地推广古琴艺术。

 

历史渊源

       岭南派古琴艺术渊源和演奏风格在岭南可谓源远流长。据史记载早在南朝,便有侯安都(518—562年),别字成师,今广东曲江人,善鼓琴。宋元以来,历代琴人辈出,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琴学典籍,琴谱及名琴。岭南派古琴艺术的渊源,上溯至宋代末年,琴既为中华文化之瑰宝,故历来精研琴艺琴道的不只乐师文人,帝王将相也不乏其人,宋太宗赵炅,宋徽宗赵佶,南宋度宗及妻儿均爱琴成痴,赵佶还广搜天下名琴,设立万琴堂。

       由于宋室南迁,把中原古琴文化带来广东,给岭南古琴艺术带来了较深远的影响。此后几百年,岭南琴学昌盛,较有影响的琴家有陈白沙、邝海雪(露)、陈子壮(秋涛)、陈子升、何洛书、黄观炯、黄景星、何斌襄、郑健侯、卢家炳、招鉴芬、杨新伦等;藏琴有被誉为广东四大名琴的绿绮台、春雷(唐,雷威制,列赵估万琴堂之首),都梁、天童(唐诗人韦应物用琴)、此外还有振玉(唐雷文制),松雪(元吕宏望、赵孟烦用琴)、中和等名琴。

       岭南琴派正式形成于清道光年问。它的创造人,影响最大的是黄景星。后来的传人黄文玉、黄炳堑,都是岭南派的代表人物。琴派兴盛时期大约从道光起至光绪初,人才众多,几乎风靡了整个岭南。

       岭南琴人自创琴曲亦十分注重节奏的巧妙运用,如明末陈子升之《水东游》。清代黄文玉之《猿啼秋峡》和黄炳堑之《南湖秋雁》、《赏荷》等曲,表现主题明显,指法技巧精到,旋律流畅,并能不着痕迹地融入地方特色。足见作曲技巧之高深。

 

古琴的构造

       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材料,古琴至少在汉魏之际已经大致定型,与后世通用古琴的构造、形制基本相同了。此后,古琴经过数百年的积淀和改造,其形制、构造到唐代已经完全定型。

       古琴,属于平放弹拨弦类乐器,主要由琴面、琴底、琴首、琴轸、琴腹、雁足等部位组成。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,形狭长。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13个圆点的“徽”。琴面多用桐木也可用松木、杉木,背板用梓木。周身刷漆,以黑色为主,也有红色和 棕色者。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,开始产生断纹。有了断纹的琴音质会更美。凡传世古琴无不经过生漆的修补。古琴有大、中、小多种,以中型为多。其形制和结构基本相同,有仲尼式、连珠式、落霞式、蕉叶式等等,仲尼式最为常见。古代琴用丝弦,最佳者呈半透明状,称为冰弦。现用钢丝芯缠尼龙弦,音量增大,余音加长,按弦移指的磨擦噪声减少。

       通常的琴长是 3 尺 6 寸 5(120~125cm 左右),而膝琴的长度多在 115cm 以下。琴 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,其全身与凤身相应(也可说与人身相应),有头,有颈,有肩,有腰,有尾,有足。总的来说,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。其体积不大不小,既便于携带,又方正雅致。

 

古琴的声音

       古琴的音域宽广,共有四个八度和一个大二度。虽然音量较小,但表现力特别丰富,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,可以发出很多极富特色、极有韵味的乐音。古琴的基本音响大体可分为三类:1.散音:即左手不按的空弦音;2.按音:也称实音,即左手按弦,右手拨弦时发出的声音;3.泛音:即右手拨弦,左手轻碰琴弦所发出的较清亮的声音。

       在中国乐器中,古琴的声音最为特别,不似二胡如泣如诉,却比之委婉缠绵;不如古筝响亮欢快,却平和沉稳;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,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,古琴是细腻含蓄的,吟揉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。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古琴不宜作合奏乐器,适独奏。能与古琴相和的,惟有箫,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,超脱现实之境,这正是古琴为传统文人们所迷情之处。

 

古琴的演奏技法

       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,以右手弹弦出音。左右手弹奏技巧共有 70 多种,能奏出上千种不同音高与音色的变化形态。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异。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与食指外,最常用的是无名指与大指;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与甲肉相半之按两种。一般说来,无名指按弦其音温厚稳实,大指则清脆明亮;肉按者温厚稳实,甲肉相半者则清脆明亮。左手主要的弹奏技巧可概括为吟、揉、撞、绰、注、搯起、进复、退复等。

       古琴的右手弹弦亦有手指之别与指背甲弹与指面肉弹之别。右手的弹弦是由大指、 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承担的。一般说来,大指与中指力度较强,食指与无名指较弱。这四指的弹弦又各分指背甲弹和指面肉弹两种。前者音色比较轻、薄、亮,后者音色比较重、厚、实。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对此有过详细的分析,他说:“以指甲肉别之,轻而清者,挑摘是也;轻而浊者,抹打是也。重而清者,剔擘是也;重而浊者,勾托是也。外弦一 二欲轻则用打摘,欲重则用勾剔;内弦六七欲轻则用抹挑,欲重则用擘托;中弦三四五欲轻则用抹挑,欲重则用勾剔。抹挑勾剔以取正声,打摘擘托以取应声,各从其下指之便也。”右手主要的弹奏技巧可概括为托、擘、挑、抹、打、勾、剔、轮撮、摘、滚拂、拨刺等。

 

古琴及琴学论著

       岭南四大名琴在琴界享有甚高的声誉。所谓“四大名琴”,指的是四张公认为知名度最高的唐琴,她们分别是“春雷”、“秋波”、“天蠁”、“绿绮台”。 此外,还有“都梁”、“松雪”、“振玉”、“水仙”、“韵馨”、“松皇戛玉”、“松风”、“中和”、“谷响”、“流泉”、“蕙兰”等名琴。

       琴学论著

       1.云志高的《蓼怀堂琴谱》(1686年)。是一种琴曲谱集,专以琴曲为主,清云志高辑,康熙二十五年丙寅(1686年)刊,首载陈恭尹序及自序,次参订姓氏、目录、字母源流,再次为琴谱正文,共三十三操。所收的琴曲正如其自序所云,以收集古谱为主,旁及当时各家流行诸曲,盖志高中年历游至广,自粤闽而燕吴,见闻繁博,对岭南古琴谱的收集、保存,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       2.黄景星的《悟雪山房琴谱》(1836年)。是一种琴曲谱集,专以琴曲为主,清黄煟南辑,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原刊本,卷首有道光八年(1828年)赵古农序、道光十五年(1835年)自序及道光十六年(1836年)何耀琨序。此外,有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重刊本和光绪十三年(1887年)李宝光重刊本,后者增有杨锡泉序。

       3.何斌襄的《琴学汇成》(1869年)。是一种琴论集,何襄斌撰,清同治八年(1869年)成书。原稿本杨新伦先生于 1979 年送民族音乐研究所藏。

       4.容庆端、林芝仙的《琴瑟合谱》(1870年)。是一种琴瑟谱集,容庆瑞、林芝仙 合编,同治九年(1870年)刊本。其记琴用减字谱。

       5.朱启连《鄂公祠说琴》(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)。为琴曲谱集,有琴律浅说、琴律余说、旋宫相生音律图表、十二萧律表及琴谱校正古怨、代徵招两曲,共四卷。